6月4日,應外語系的邀請,教育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維友教授為外語系師生帶來了《本科教育與考研》、《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師的業務素養與自我發展》兩場精彩的學術講座。
在《本科教育與考研》的講座中,張教授首先分析了當今社會嚴峻的就業形勢并針對如何提高自身學歷、增強自身競爭能力以面對就業新形勢提出建議。接著,張教授根據考研方向和備考戰略發表了深刻的見解,指明確定考研目標的重要性。其間,張教授舉例簡要介紹了各大名校的研究生深造方向,建議在場聽眾了解所報學校的招生概況,針對報考學校有的放矢。最后,他給在場學生贈言,勸諫大家切勿浮躁要做到有“靈氣”即會思考,肯鉆研,還要有“傻氣”即忌浮躁、有耐心,要培養“板凳坐得十年冷”。
在《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師的業務素養與自我發展》中,張維友教授首先提出師資隊伍的水平關系到教育的質量,“一位高水平的教師應當是:良師+學者。”圍繞每位教師應當具備的業務素質,張教授展開了對“良師”內涵的精確剖析。他分別就教師在英語語言的交際能力、教學能力、自我完善等能力應用對比、引用、圖形等方式具有說服力又生動地進行了闡釋。關于“學者”的內涵,張教授強調了教師自我完善發展的重要性。由“專業”二字著眼,張教授且論問題且談方法,實效可行的方法得到在場師生的頻頻贊許。此外,他還在最后贈“治學六字讀”與在場聽眾共勉。
張教授的兩場精彩講座,不僅讓立志考研的學生明晰了方向和目標,也讓外語系教師加深了對高校英語教師素養內涵的理解,激發了廣大師生研究學習的熱情,讓大家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