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3點,綜合樓南區(qū)701會議室內,中文系師生又迎來一位知名學者——首都師范大學博導趙敏俐教授。趙敏俐教授第一次來我院是在14年前,14年后的今天,趙教授對時間的倏逝表示了極大的感慨,然后就開始了題為《中國古代歌詩藝術產(chǎn)生和消費的基本生產(chǎn)方式》的精彩講座。
這場講座由中文系學科帶頭人湯漳平教授與中文系副主任林大志教授主持。趙教授首先從對定義的辨析入手,對歌詩與藝術生產(chǎn)的概念范圍作出合理的界定,他在作界定時并沒有局限在古代文學的故紙堆里,電影、生活、民俗等各相關方面的運用顯示出他在處理學術問題上的大手筆。隨后,他把我國古代歌詩生產(chǎn)和消費的類型分為自娛式生產(chǎn)和消費、記實式的生產(chǎn)和特權性的消費、賣藝式生產(chǎn)與平民式消費三種,并對這三種方式的概念、特點、功能等幾個方面作了詳細地介紹,內容跨越中西、貫通古今。
趙敏俐教授的整場講座步步深入、生動多彩,向我們展示了一場關于歌詩的淵源、發(fā)展、生產(chǎn)與消費的文化大餐,為我院研究生的學術視野又打開了一扇窗,送來了一片清新的綠意。同時,他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和深厚的學識給在座的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