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歷程
1995年,為進一步提高中小學教師和教育管理干部的綜合素質,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對優質教師資源的迫切需求,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國內部分教育專家、中學校長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就開辦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進行論證。在充分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1996年4月1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14次會議批準設置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并決定北京師范大學等16所高校為首批試點培養單位,從1997年開始正式招生。同時成立了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專家指導小組,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任組長,秘書處設在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1999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決定成立第一屆“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顧明遠教授為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華南師范大學何艷茹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天津師范大學沈德立教授為副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裴娣娜教授任秘書長,秘書處仍設在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2006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批準成立第二屆“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校長鐘秉林教授為主任委員,葉瀾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朱慕菊副司長、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宋永剛副司長為副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張斌賢教授任秘書長。
從1996年到2007年,由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審議、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承擔教育碩士培養的院校從最初的16所增至57所。在這57所院校中,既有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又有省屬師范大學;既有長期從事教師教育的高等師范院校,又有學術實力雄厚的綜合性大學。培養院校的設置不僅充分考慮到高等教育機構的類型,同時兼顧到區域的平衡。在57所培養院校中,位于東部省份的43所,位于西部省份的14所。目前除港、澳、臺、海南外,其余省、自治區、直轄市至少有一所院校招收和培養教育碩士。
隨著培養院校的增加,教育碩士的招生規模也不斷擴大。1997年,教育碩士首次招生不足百人(無當年報名數據)。到2007年,全國報考教育碩士的人數為27499人,招收11944人。從1997年到2007年,全國教育碩士累計招生約6.5萬人,目前在校生規模為3.5萬人。截止到2007年6月,先后有近3萬人獲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其中有2000多人走上教育局長、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崗位。教育碩士業已成為我國培養規模最大的專業學位教育類型之一。
二、專業學位知識問答
1、我國專業學位的種類和歷史如何?
答:我國從1991年開始實施專業學位教育,目前有16種專業學位:教育碩士(EdM),法律碩士,體育碩士,藝術碩士,建筑學學士、碩士,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風景園林碩士,獸醫碩士、博士,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口腔醫學碩士、博士,公共衛生碩士,軍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會計碩士。
2、專業性學位與學術性學位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答:專業學位是與學術性學位并行的另一種類型學位,兩種類型的學位的規格不同,各有側重。專業學位人才與學術型人才培養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兩個重要方面,在高校人才培養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型研究生的比例要達到1∶1. 專業學位教育大有發展前途。
專業學位不是以研究理論、研究學術為目標,而是以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研究實際,研究操作為目標,以培養具有研究思維和知識應用能力為目標。
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根據特定職業背景的需要,培養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的突出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緊密結合。
3、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單位有哪些?
答:57所。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內蒙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渤海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揚州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延邊大學、山西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廣州大學、重慶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河北大學、吉林師范大學、寧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西藏大學。
目前,福建省僅有福建師范大學一所教育碩士招生培養學校。
4、目前教育碩士專業方向有哪些?
答:有17個專業方向,分別是:教育管理、現代教育技術、小學教育、科學與技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語文、歷史、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音樂、美術、地理。
5、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對象是什么?
答:具有學士學位、3年以上基礎教育工作經歷的在職普通中學、小學、幼兒園和其他中等學校的文化基礎課的專任教師或管理人員,以及省、市、區、縣教育研究部門或政府機關教育系統中有相當于中學、小學、幼兒園教師職務的教研員或管理人員;只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未獲得學士學位者,除滿足上述條件外,還需具有中學一級(或相當的)教師職務。
6、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趨勢是什么?
答: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將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拓展
(1)層次拓展:準備設置教育博士;(2)專業(方向)的拓展:2007年增設科學與技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以后將繼續穩妥地開設新的方向;(3)生源的拓展:從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招收部分生源。
7、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招生報名工作一般在每年幾月份進行?幾月份舉行入學考試?考什么科目?是否有復習資料?
考試科目有:英語、教育學、心理學和專業課四門,其中前三門均為全國聯考科目,(各方向的)專業課由各招生高校自行命題。
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每年組織編寫《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全國統一(聯合)考試大綱及指南》。
三、我校申請新增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新增我校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是福建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教育強省戰略的需要
(1) 是我省建設“兩個先行區”、“教育強省”戰略對基礎教育結構改革和質量提高的要求。福建省現有基礎教育教職工20余萬人,按碩士學位占15%的要求估計,我省中學專任教師、校長獲得碩士學位者應有3萬人左右。目前福建師范大學每年招收300名左右教育碩士,僅依靠福建師范大學的培養量,遠不能滿足福建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對高層次基礎教育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
(2)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我省改善基礎教育師資結構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學歷層次現狀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不相適應,存在十分突出的矛盾。福建基礎教育教師隊伍中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緊缺,骨干教師隊伍建設任務十分繁重。我校應主動順應福建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以及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承擔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為解決福建省教師教育高學歷化作出積極的貢獻。
(3)是我省優化師范教育布局,提高教師教育辦學特色的迫切需要。福建師范大學、漳州師范學院“一北一南”成為我省教師專業本科教育的基本格局。要盡快提高基礎教育師資數量和質量,全面提高教師和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需要拓展漳州師院的教育碩士培育空間。
2、我校具備培養教育碩士的能力
我校前身是創建于1963年的福建第二師范學院,是省屬全日制本科師范院校,2007年列入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人文、社會科學和理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師范院校和福建省中學骨干教師培養的重要基地、教師繼續教育基地、教育科學研究重要基地。迄今為止,我校擁有17個師范本科專業,已為國家培養了近4萬名各類專業人才,其中全日制本專科學生近3萬人,成人教育各類本??茖W生近1萬人。我校于2003年被增列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課程與教學論、應用心理學等12個碩士點。課程與教學論碩士點設有課程教學理論、課程改革與教師發展、各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含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生物、體育、音樂)共 12個研究方向。我校已經成為福建省尤其是閩西南地區培養基礎教育合格師資力量和各類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閩西南地區規模最大、學科門類最齊全的高等師范院校,為福建省的教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增列我校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對調整與優化我校研究生教育結構,擴大我校研究生教育規模效益與社會效益,并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教師教育資源,發揮我校長期從事教師教育研究的優勢,加大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