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26日,應中文系邀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建軍為我校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開展學術講座。
此次講座由中文系林繼中教授主持,林大志教授等陪同。講座的主題是:小說的限定。李研究員首先從近六十年中國小說現狀入手,批評了“進化論”對小說創作的危害,這主要體現在它破壞了個體性與集體性、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只重視情節,而忽視了對人物心理細節的描寫。李研究員認為“階級論”影響了中國小說創作的前三十年,它使得小說缺乏真實性與客觀性。進入八十年代,中國小說創作開始重視技巧性,以人物為中心的小說走向衰落。而這種現象產生的后果就是小說作者以自我為中心形象,任性、隨意、冷漠地去描寫人物,使得小說缺乏人道主義內容。他強調小說創作必須具有客觀性、真實性,應克服極端主觀性,要用謙卑、客觀、同情的心態去描寫,而不能把創新當成蔑視創作規范的借口。
此次講座給在場師生闡述了新穎的學術理念,開拓了大家的學術視野。講座最后李研究員與在場師生的互動將講座推至高潮。
李建軍: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小說理論研究及現當代小說評論。先后在各種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及評論文章百余篇。著有專著《寧靜的豐收》、《小說的紀律》、《小說修辭研究》及編著數種。曾獲“馮牧文學獎 青年批評家獎”、《文藝爭鳴》優秀論文獎、《南方文壇》優秀論文獎、《北京文學》文學評論獎。《上海文學》優秀論文獎以及2002年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