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8日,安徽大學文學院顧祖釗教授應邀來我校開展文化詩學系列講座。講座于晚上七點半在中文系會議室舉行。
這次講座的主題是《中西文化詩學的理論構成的不同》。顧教授一開始從中國的文化詩學論者提出的“六個”反對來強調中國不同于西方文化詩學的獨特的學術品格。這“六個”反對是:反對向西方文化詩學的“認派歸宗”、反對以西方理論為時尚的學術慣性、反對將“文化詩學”的命名權拱手讓給西方新歷史主義、反對消弭中國文化詩學的理論創造性、反對忽視中國文化詩學的獨特的詩學旨趣與理論內涵以及反對將中國文化詩學內涵西方化和狹隘化。顧教授把中西文化詩學的不同概括為八個方面,分別是:哲學基礎不同、目的論的不同、文化視野上的差異、對文化結構的理解不同、歷史觀不同、語境觀不同、進行“表述”時的立場和方法不同以及政治歸屬和學者身份不同。顧教授精彩的講學贏得了在場師生的一致好評。
顧祖釗: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文藝學學科負責人,安徽大學中西文藝理論融合研究所所長。兼任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新加坡南洋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研究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美術理論研究學會理事。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及中國古典美學。主要著作有:《藝術至境論》(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1999版),《文學原理新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版),《中西文藝理論融合的嘗試》(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版),《華夏原始文化與三元文學觀念》(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