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應中文系邀請,南開大學寧宗一教授到我校講學。寧教授在中文系會議室做了題為《漫談小說文化》的專題報告。
報告會在寧教授輕松、詼諧且富有感染力的開場白中拉開序幕。首先,寧教授從當今學術界的一些不良的風氣出發(fā),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一是文學研究必須回歸文學本體。文學研究的四個層面即文獻學研究、歷史學研究、哲學研究、審美研究必須互為基礎,相互融合,不能相互攻訐。二是學術研究中應有這樣的態(tài)度:無需共同理解,但求各有體驗。三是學者應有胸懷。寧教授指出學者要有學術寬容,尊重他人研究,并列舉了許多富有說服力的實例加以說明,與會者都深刻感受到了教授非凡的人格魅力。
其次,寧教授講到了中國古代小說,提出了中國古代經(jīng)典作品的小說家都是偉大的反思者,這些大作,都有著反思的品德。他對《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金瓶梅》、《紅樓夢》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獨辟蹊徑的解讀,深刻論證了這些作品反思品格的表現(xiàn),并闡述了其在小說史、文化詩學、美學等方面帶來的影響以及意義。
第三,宗教授指出,現(xiàn)代的學者、知識分子必須要有“人間情懷”。他提出了知識分子安身立命的三原則:社會關懷、文化焦慮、專業(yè)觀察。在闡述過程中,他再三引用范仲淹的名言:“寧鳴而死,無默而生”,對在場的研究生表示殷切的期望并提出要求,體現(xiàn)了一個學者的胸懷。
最后,寧教授引用學者布羅赫和薩拉特的話結(jié)束自己的演講。布羅赫說過:“小說唯一存在的理由是發(fā)現(xiàn)唯有小說才能發(fā)現(xiàn)的東西。”薩拉特曾言:“亦如小說技巧總與小說家哲學觀點相聯(lián)系,批評家的任務是在批評小說技巧之前,首先找出小說家的哲學觀點?!?/DIV>
寧教授廣博的知識、卓越的學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與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在行云流水般的談吐中展現(xiàn)無遺,他生動地詮釋著文學獨有的魅力。講座一直在掌聲中進行,現(xiàn)場師生深受觸動、受益良多。
附:寧教授簡介
寧宗一,男,1931年5月20日出生,北京市人,滿族。1950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1954年畢業(yè)留校任教,從事中國文學史教學與研究。期間曾任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文系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1987年奉命參與組建東方藝術系。不久即聘任為教授,任系學術委員會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社會學術兼職有:中國武俠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儒林外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瓶梅學會理事以及中國劇協(xié)會員、天津劇協(xié)顧問、天津作協(xié)會員、天津社聯(lián)委員兼天津古典小說戲曲研究會會長等。另外還擔任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兼職教授、大連明清小說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等。長期探索文學史與審美化心靈史的關系,對小說與戲曲的異質(zhì)同構(gòu)亦有所感悟。曾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三十二名,先后七次為博士生開設《中國美學思想史》、《美學研究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