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4日下午3:30,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余光弘博士在博中603為歷史系師生舉行了一場題為“漫談臺灣高山族社會文化”的專題講座。
    首先,從古代鄭成功光復臺灣到近代臺灣被侵略者侵占再到現代兩岸共通發展,余博士從整體上對臺灣史進行簡介。接著,他通過課件演示、地圖說明,詳細論述了臺灣的族群構成以及各族群的分布與人口數量。在講到高山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時,他圖文并茂地深入分析了高山族社會的文化意義:在原住民的傳統社會生活中,往往分成部落社會與酋民制社會,以面對面的人際關系為主,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流較多。 
    接著,余博士從“超自然存在、巫師與占卜、獵頭的宗教意義”三個方面展開來講解原住民的傳統宗教生活。在講到漢人對原住民的偏見時,余博士以事例詮釋了在封閉體系中需要物品的價值性,由此指出漢人對原住民的偏見之偏頗。
    講座中,余博士運用通俗易懂的例證,簡練概括的語言,聲行并茂地進行講解,感染了在場的聽眾,給在場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余博士幽默詼諧的談吐,引史為論、暢談古今的淵博學識,體現了其大家風范。本場講座使同學們拓寬了眼界,豐富了內涵,獲益良多。